体检查出“肺部结节”不要慌

    ◎本报记者 张 强  通讯员 戴 欣

    近期,随着企事业单位职工体检的陆续开展,不少人的体检报告中都出现了“肺部结节”这一诊断结果,这引发了不少人的焦虑。

    对此,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肿瘤医学部主任医师汪进良提醒,肺部结节不等同于肺癌。他表示,我国健康人群肺部结节检出率可达30%左右,这意味着每3个体检者中就可能有1人有肺部结节。体检发现的肺部结节中,90%以上为良性病变或陈旧性病变,如同皮肤上的痣,是岁月在肺部留下的痕迹。

    所谓肺部结节,是指出现在肺组织内的直径小于等于3厘米的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病灶,通常由影像学检查(如CT)发现。这些肺部结节往往由感染或炎症、良性病变、恶性肿瘤以及环境与生活习惯导致。

    “肺部结节的管理应遵循‘早期发现、准确评估、动态观察,谨慎决策’的原则。”汪进良说。汪进良告诉记者,判断肺部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需要根据结节的大小、密度、形态等,以及患者年龄、吸烟史、家族疾病史等进行综合评估。如果在肺部CT检查的基础上,难以判断肺部结节的性质,建议患者间隔几个月再次拍摄肺部CT,动态观察结节变化,或者进行PET-CT检查,查看结节的代谢情况,甚至可以进行穿刺活检或者气管镜活检,还可以参考血液肿瘤标记物化验来辅助判断。汪进良表示,发现肺部结节以后,不用紧张焦虑,因为绝大多数肺部结节均为良性,只需要随访观察即可,即使患上恶性的肺部结节,也有多种手段和方法进行治疗。

    “总之,肺部结节是身体发出的‘健康信号灯’,提醒我们关注肺部健康。随着国家对癌症早筛早诊政策的推进,以及医学影像技术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肺部结节的管理正朝着精准化、个性化方向发展。普通民众应树立科学的健康观念,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全方位守护肺部健康。”汪进良说。

上一篇:中国惰性淋巴瘤协作组成立
下一篇:构建类器官研究全过程伦理治理框架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