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电商天下
全红婵带货蜂蜜?父亲回应
全红婵带货蜂蜜?父亲回应
正在备战2025跳水世界杯总决赛的全红婵或许没有想到,在自己刻苦训练冲击全满贯的时候,社交平台上会有另一个“全红婵”在为农产品倾情带货。
近日,社交平台上出现多个名为“婵宝小助理”“全妹福利号”的账号,通过AI合成的全红婵及其家人的声音,假冒身份,堂而皇之地推销着诸如土蜂蜜、骆驼奶粉等产品。
具体而言,这些账号搬运了全红婵在赛后的公开采访,剪辑加入她家人出镜的相关视频片段,通过AI深度合成声音,硬生生拼凑出一场“温情直播”。
画面中,熟悉的“全红婵”正在推荐蜂蜜,背景故事是家中建房、助农扶贫,文案一边煽情,一边诱导点击。
图源:新京报
蹭着全红婵及其家人“朴实无华”的人设,加之低得离谱的商品价格,相关商品大卖超八十万件。
甚至在评论区,还有信以为真的消费者为全红婵激情“应援”,表示:支持奥运冠军,一点小小心意,值得买!
随着AI视频的日益猖狂,全红婵父亲只能无奈地向媒体求助:“帮我辟谣一下,我没有卖这东西,什么蜂蜜才十几块钱一斤,拿糖来搞都搞不到。”
来自全红婵父亲的一句话,掀开了这场荒唐骗局的遮羞布。
但正所谓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对于AI合成带货视频在平台的“野蛮生长”,全红婵的家人也是有心无力。
在电商天下看来,全红婵“被带货”的可信度无外乎两点:
其一是不法分子消费了大众对于明星运动员的喜爱与支持,其二是全红婵家人本就一直有在从事直播带货。
众所周知,全红婵的大哥全进华,早已在2022年便踏入了“三农主播”的行列,在短视频平台上帮助村民销售农特产品。
对于自己带货的原因,全进华在采访中说得很直白:
“一是我妈妈身体不好,做这个比较自由,可以兼顾照顾长辈。二是我们这里水果滞销严重,我想帮帮他们。”
秉持着如此“接地气”的带货初心,全进华的带货之路一路走出了湛江,走向了大江南北:
茂名的荔枝、大凉山的石榴、蠡县的山药……都有过他为之奔忙的身影。
但问题在于,这种朴实无华的“家庭式带货”,正是最容易被AI掠夺者盯上的目标:素材足够,情感足够,辨识度高,公众信任高。
一旦内容落入不法分子手中,就像给AI提供了一份“脚本”,只待“演员”上场、算法配音,信任就会变现成利润。
值得注意的是,不法分子利用AI合成技术伪装明星的骗局,并非偶发事件,就连全红婵,也只不过是众多“被带货”的明星之一。
从“假靳东”在短视频平台骗钱骗感情,到古天乐“代言”游戏,再到张馨予“推荐”减肥药、刘晓庆“亲口”承诺直播优惠……
AI换脸拟声正在以惊人的速度侵入直播带货生态,连明星本人都难以招架,更别说早已失序的平台监管。
原本,明星直播带货是一种“信任转移”机制,观众因为相信这个人,所以愿意买他或她推荐的产品。
可事到如今,信任机制反转成“疑云机制”——不是“我信这个明星,所以我买”,而是变成“我怀疑这个带货的是不是本人”。
要把技术关进法治的笼子
AI合成不是洪水猛兽,它也曾是希望的代名词——让聋哑人“开口”,让逝者“说话”,让翻译“无国界”。
但问题是:当技术无门槛、无伦理地落入逐利者之手,它就变成了“流量炼金术”。
平台算法不辨真假,只认互动;商家只看转化率,不问过程是否合法;用户则在真假难辨的信息洪流中被动淹没。
一个个AI欺诈的个案,串联起残酷的事实:整个“技术→内容→信任→变现”的闭环已经受到了污染。
更为无奈的是,明星“被带货”的背后,其实是普通人“被收割”的现实。
你买了一瓶土蜂蜜,是基于一个假视频的“信任”,但你并不知道,这份信任已经在AI合成中被拆解、篡改、卖出去了。
2024年北京互联网法院已判决了首例AI声音侵权案,确立了“声音也受人格权保护”的法律逻辑。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但问题是,“判决”只是事后止损,真正要杜绝的是事前防控。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3月中旬,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了《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
规定从2025年9月1日起,AI作品必须“持证上岗”,清晰标注其AI生成身份。
图源:界面新闻
这一政策的出台,被视为给AI套上“紧箍咒”,但在官方的重锤之下,平台也必须肩负其主体责任。
平台要做的,不能只是“等事发再封号”,而要主动识别、预警、下架,并对内容创作者设置“身份认证+技术水印”双重机制,防止AI伪造者钻漏洞。
而对于消费者而言,亦需要在下单之前擦亮眼睛、在付款之前多一分警惕。
毕竟,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超值优惠”,也没有无偿的“明星宠粉”。
在一个真假难辨的直播生态中,最怕的不是骗子多,而是观众傻。
因此,我们需要的不只是“平台治理”,更需要一种“全民防骗”的集体意识升级。
在电商天下看来,AI合成技术作为工具本身并无原罪,但当它成为不法分子的流量利器,它就不再只是“创新”,而成了“危机”。
说到底,我们要的不是明星带货的新奇噱头,而是一个不被算法操控、不被伪造牵着走的网络环境。
而只有在技术、法律、平台、消费者四方协作下,才能让直播电商回归真实、透明与信任的本源。
全红婵的声音,不该成为骗局的工具;明星的脸,也不该成为骗子的招牌,或许,我们该问问:
下一个“被带货”的,会是谁?又有多少人,还在盲目下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