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向阳花”,为农村“星星的孩子”点亮希望

本文转自:今日女报

有这么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经常会表现出“听而不闻、视而不见”的状态,用独特的方式感知着这个世界,闪烁着与众不同的光芒。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孤独症孩子。

由于农村地区经济条件、文化水平和教育医疗资源相对落后,农村孤独症群体常错过“抢救性康复期”也更容易陷入被误解的窘境,加之农村家庭通常干预方式不当,患儿难以正常参与社交生活。此外,还存在公办康复中心学位不够,大龄孤独症群体缺乏社会支持等问题。

农村孤独症群体,如何走出“隐秘的角落”?近日,今日女报/凤网记者采访了株洲市炎陵县家庭教育指导者、安欣心理工作室负责人黄新年,跟他一起聚焦这一群体的家庭教育之困,探寻解困之道。

不离不弃,

爷爷陪伴孤独症孙子13年

在炎陵县沔渡镇,有一座简陋却充满温情的小屋,这里是13岁孤独症孩子小哲和他的爷爷徐旭勤相依为命的地方。

孤独症孩子,也被称为“星星的孩子”,是以社交沟通障碍、重复刻板行为和狭隘的兴趣为主要表现的广泛性神经发育障碍。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孤独症患者超过1000万,其中儿童超过200万,他们大部分生活在农村。

小哲的父母无法接受孩子的病症,选择了长期外出打工,将小哲留给了年迈的爷爷徐旭勤。

“我不可能不管孙子,我想让他在爱的环境下成长。”徐旭勤和老伴扛起照顾孙子的重任,这一带,就是13年。

从6岁开始,徐旭勤就带着小哲四处求医。然而,高昂的康复费用让徐旭勤难以承受,他决定放弃康复训练,把孙子带回了家。

照顾孤独症孩子远比想象中艰难:小哲十分好动,很少能安静地坐着,唯一能让他安静的只有平板电脑。平板电脑就像他的好朋友,只要一看平板上的动画片,他就仿佛忘记外面的世界。

徐旭勤自己摸索着对孙子的家庭教育方法:对于孙子不会的技巧与行为,他用逐步养成及改进方法,反复练习,来帮助孩子学习。

一个吃饭的动作,徐旭勤就不厌其烦地演示、指导,一年下来上千遍,最终用耐心让小哲三年后学会了自己吃饭。

随着小哲渐渐长大,如何让他接受适合他的义务教育更是徐旭勤的心结。

当地政府了解到小哲家的困难,安排了镇上的老师送教上门。“但送教上门比不上在学校上课的效果,直到现在,他还只认识不到一百个汉字。”徐旭勤说。

随着年岁的增长,徐旭勤的身体日渐衰弱,照顾小哲也变得越来越吃力,而小哲也在日益长大,难题摆在了他们面前:如何对孩子开展家庭教育?如何高质量陪伴孩子?

上门指导,

引导家长高质量陪伴

正当徐旭勤感到力不从心时,“向阳花”行动如同一缕春风,吹进了这个偏远的小山村,也吹进了小哲和爷爷的生活。

黄新年是“向阳花”行动中的一名家庭教育指导者。第一次踏入小哲家时,他被眼前的景象深深触动:小哲几乎不会说话,只能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他有自己独特的情绪表达方式——当缺乏安全感时,他会四处跑动,大声叫喊,还不停地砸东西。

黄新年深知,对于孤独症儿童来说,家庭教育至关重要。于是,在上门走访后,他开始了对徐旭勤的长期指导。

在黄新年看来,孤独症孩子的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家长的心态,“我们没有办法抛弃孩子,首先就要接纳孩子的不完美,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同时,要用爱去拥抱孩子,给予他无条件的支持和鼓励,鼓励小哲每一个微小的进步,让小哲感受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并不孤单”。

后来,每个月黄新年都会风雨无阻地抽出一天时间去小哲家走访。“其实,孤独症孩子很难在短期内改变,最重要的是通过每一次陪伴,鼓励孩子家长坚持下去。”

在一次次的走访下,徐旭勤的心情变得更开朗,也按照黄新年的建议对小哲开展家庭教育。

有一次,黄新年意外发现小哲喜欢玩圆球。第二次上门,黄新年就跟志愿者一起买了皮球和篮球。在黄新年的指导下,徐旭勤经常带着小哲一起玩篮球,“当小哲玩得开心时,爷爷就会教他一些基础的汉字。虽然一开始效果不明显,但孩子的情绪慢慢变得更加丰富,笑容也多了”。

如今,小哲逐渐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开始愿意与人交流,虽然只是简单的词语和动作,但对于徐旭勤看来,这已经是莫大的进步。每当小哲用稚嫩的声音喊出“吃饭”“学习”等词时,徐旭勤的脸上总会绽放出久违的笑容,“只要有一点点改变,哪怕很慢,我都很开心”。

孤独症孩子的家庭教育,

艰苦而有意义

像小哲这样的孤独症孩子,在炎陵县还有不少。“家庭是特殊儿童成长的重要场所,一个温暖、和谐、充满爱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发展至关重要。”黄新年说,孤独症孩子的家长们要为孩子营造一个稳定的生活环境,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在日常生活中,还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与孩子进行互动,增进亲子关系。

“家长在教育孤独症孩子时,应该针对孩子的需要,创造适合的学习环境,主动制造机会,诱发他的学习动机。”黄新年说,孤独症孩子在沟通和学习上有困难,因此在教育时,应将要教的事物应用到与人的相互关系上,从生活的实用例子中,加强其语言、人际关系及相关技巧的学习。

“孤独症孩子的教育不一定只限于家中与教室,还可以把相关的人、事、物作为计划的变化组合,结合实际场景来进行多样化教育。”黄新年说,“孤独症家庭教育是一个艰苦而有意义的工作,我们团队将一直坚持下去,和家长们一起守护孤独症孩子的成长。”

家庭教育指导手记⑨

家长太通情达理,也会伤害孩子

文/文华(永州市零陵区家庭教育指导者)早在2008年我做学校政教工作和女工会委员的时候就开始负责家长学校的工作,其间我参加了国培、省培、自费等多个项目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教育指导的培训学习,在这条路上默默前行了近16年。

从刚开始一个一个主动去找有需求的学校、单位、家庭进行家庭教育推广,到小有名气后有家长主动上门咨询,目前为止我线上线下指导过的家庭已经超过2万。这一路走来,感恩千千万万个家庭的不同问题,让我得以学习、实践自己的教育理念和精进自己的业务能力。16年里我录有育人笔记近500万字,典型案例超过1000例。

家庭教育问题就如中医里的疑难杂症。如果说10年前我帮助家长解决问题还需要看看孩子,现在我只要跟家长聊上几句,就能大概知道家长的问题在哪里,孩子出现了什么情况,应该从家长和孩子两个方面怎么来解决问题。

有一个孩子,妈妈是公务员,爸爸是公安部门领导,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是领导岗位退休,父母双方家庭的其他孩子们都非常优秀,唯独这个最小的孩子成绩一般,表现一般。家长在家族中感受到巨大压力的时候怕伤害到孩子,所以一直对孩子说:“宝贝,只要你努力了,爸爸妈妈不会怪你。”

当我们把这个案例拿出来讨论的时候,很多家长都觉得这对父母的教育没有问题。可是,孩子心理压力非常大,焦虑、有自杀倾向、被校园霸凌。

显然,孩子的家庭教育还是有问题的,问题出在哪里呢?在咨询的时候,我当着家长的面问孩子:“当妈妈每次安慰你说‘孩子,只要你努力了,不管成绩怎么样妈妈都不会怪你’的时候你是不是特别无助,觉得所有人都放弃你了?”孩子听完就泪如泉涌,情绪平复后,她就说出了自己压在心里多年的想法,她觉得自己可以做得更好,可是每次她想努力的时候,都是父母怜惜的眼光,好像就在说:“你不行,我们对你没有要求,你不需要努力。”

这个案例当时震惊了许多家长,让他们反思自己在教育孩子时,那些自认为通情达理的话恰恰伤害到了孩子。

刚开始推广家庭教育的时候,我的推广模式较为单一:带着我的团队去各个学校和单位做教育讲座,然后邀请有学习热情的家长建立微信群,每周五、六、日三个晚上在群里为幼儿园、小学、中学三个年龄段孩子的家长做家庭教育讲座。到后来,我们的教育方式就慢慢呈现多样化,如线上线下讲座、读书沙龙、二十四节气亲子活动、知识竞赛、一对一咨询等,这些活动,不仅仅丰富了家庭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扩大了我们的知名度,感召到越来越多的家长加入我们的学习队伍中来,其中又有许多有爱心的家长积极地加入我们的志愿者服务队伍中,让更多的家庭掌握到科学的育儿知识,让我们的社会更和谐。

发布于:北京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