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能交到朋友,我女儿跪在地上学狗叫”,这位妈妈的处理方式绝了!

网上有个帖子,看完真让人心疼。

一个4岁半女孩,因为害怕被朋友拒绝,只要听到别人说“不和你玩”,就特别惶恐。

甚至大哭大闹,吵着要和朋友在一起。

就这样,大家都知道只要说“不和你玩了”,就能拿捏她、戏弄她。

而这位小女孩,一心想交朋友,别人要她的玩具,她拱手相让;别人想当女王,她委屈自己当婢女。

甚至要她跪下扮演小狗,驮着其他小朋友边爬边学狗叫,她也乖乖照做……

她妈妈问她为什么,她委屈地说:“不这样的话,他们就不和我玩了。”

为了交朋友,自己的宝贝心甘情愿成为别人的“舔狗”,这事放到哪位父母身上,都不好受。

虽然越来越多父母都知道孩子“社交”的重要性,经常和孩子讲“要懂分享”、“要多交朋友”。

但却忽略,有些教导背后是“减法式”思维,让孩子误以为交朋友就是委屈自己、一味地付出。

到头来反倒没法交到真正的“好朋友”。

有研究表明:孩子从小养成的社交模式,会影响他未来的人际关系、婚姻家庭关系。

身为父母,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为了交朋友,有些孩子能有多卑微

听身边一位妈妈分享。

她女儿有段时间从学校回来,衣服总有很多黑色笔画的图案,骷髅头、巫婆、乌龟,怎么也洗不掉。

刚开始问“怎么回事”,女儿说没事,自己画着玩。

过了几天,发现连书包、手臂被画了,身上还出现划得太大力的痕迹。

女儿这才松口说,是隔壁桌同学弄的,要是不同意,对方就不让所有人跟自己玩。

虽然感觉不舒服,但自己不想被孤立,只好听对方的话,让别人在自己身上画来画去。

这不是个例。

一位妈妈也曾在网上求助,女儿每次和隔壁家的孩子一发生矛盾,都会被对方欺负拒绝。

上门主动求和,对方一点都不领情,看到女儿立马把门关上,还跟妈妈说是物业敲门。

还书的态度也很差,在书上贴了纸条,写着“还想和我玩的话明天上午十点来找我”。

女儿按捺不住想和对方玩的心,追上去说“咱们现在就一起玩”,对方不理不睬;

第二天提前打电话给对方,对方直接挂掉电话。

跟女儿说没必要这么卑微,可女儿却说“一个人真的很无聊,真的很想找隔壁的玩”。

在大多数父母看来,交朋友而已,没必要把姿态放得这么低。

但对孩子而言,这是一种本能需要,哪怕朋友骑在自己头上,当众给自己脸色看,也没办法拒绝内心想和朋友在一起的冲动。

发展心理学表明,孩子3岁之后会进入“人际交往敏感期”

这个时期,孩子内心特别渴望和人交往,希望走出家门,结识同龄的小朋友,和他们建立关系。

一旦被拒绝,他会产生剧烈的焦虑感,有可能比狠狠揍他一顿还可怕。

有研究发现:当一个人被同伴排斥,大脑背侧前扣带回和前岛叶的活动会有所增加。而这个区域,正好与身体疼痛时大脑被激活的区域重合。

当他被孤立、无法融入社交圈,他感受到的只有恐慌、害怕、悲伤和痛苦。

为了消除这种被同伴排斥的不安感和不适感,孩子会想尽一切办法参与、融入,无论做什么。

孩子被排斥,父母的态度可能改变他一生

身为父母,谁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社交关系中受委屈。

但理解不了孩子的心情、处境,习惯性用大人的思维和方式去解决引导,往往会造成反效果。

育儿专家王人平说过:

“真正让孩子产生压力的,不是交朋友这件事,而是家长认为孩子应该和谁或不应该和谁交朋友的要求。”

《不被理解的少年》一书里,有个常考年级第一,却从六年级开始自残、酗酒的女孩。

因为学习成绩好,身边的人慢慢疏远她,不和她玩,总在背地里说她的坏话。

刚开始被孤立,她跟父母反映过,可得到的答案是:

“那不就因为你成绩好吗,他们嫉妒呗,你就应该开心。”

结果同学对她的霸凌越来越过分,不但骂她神经病、不要脸,还让她滚,毁掉她的作业本。

可妈妈还是不以为然,觉得去学校就是学习,压根没必要交朋友,更不该为朋友的事情分心。

甚至还把问题怪到她头上,质问肯定是她有错,不然怎么不孤立别人。

父母的态度如此冷漠、决绝,她渐渐就不说了,全部藏在心里面,直到有一天不小心划伤胳膊感觉到快感,才意识到自己可能抑郁了。

被同伴拒绝,那种受挫感已经够难受了。

回到家,仍得不到父母有用的安慰和引导,甚至被批评、否定和嘲讽,孩子内心的绝望感可想而知。

看过一个受校园霸凌的孩子的分享。

别人问他,为什么不试图求助父母。他的回答很直接:

“说了等于没说。不是叫我不要和别人玩,就是骂我怂、没用。他们根本理解不了我的处境。”

孩子的“友谊之船”,每翻一次都是巨大的打击。

第一次被孤立、排斥,他会找父母帮助。

然而父母的不过问、不接纳、不支持,分分钟让他更无助、沮丧,甚至强化他对自己的否定。

“对哦,别人为什么只欺负我,肯定是我不好。”

“连父母都不帮我,说明我问题真的很严重。”

“我不值得被爱,只配被冷落、欺负。是我活该。”

长期以往,孩子只会紧紧闭上求助的口,什么事都憋在心里,愈发自卑、害怕,不敢接触外面的世界。

聪明的父母,都懂为孩子的社交“赋能”

一位知名育儿博主也曾遇到类似的情况。

儿子到小朋友家做客,很想和大家一起玩蹦床,可对方却要求儿子先给他当马骑。

儿子正要照做,她赶紧上前拉起孩子。

她没有责备孩子,而是询问孩子为什么愿意当马被其他小伙伴骑在身上。

当孩子说害怕拒绝了就没人和他一起玩,这位妈妈给了孩子一个拥抱。

她用行动接纳了孩子想交朋友的情绪,共情孩子的感受,淡化孩子“我不受欢迎”的心态。

还教了孩子一个小技巧。

几番引导后,儿子想上蹦床玩时被拒绝,直接“反客为主”,问其他人要不要一起玩,还把主动排挤他的小朋友拉到自己的战队里。

孩子社交这件事,不是小事,为了他的健康成长,不仅要重视,还是学会为孩子赋能。

该怎么做,我建议做以下这几点:

1、教会孩子识别“毒友谊”

美国心理学家艾琳伦纳德博士总结过“毒友谊”的一些典型特征,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对照看看,快速识别问题:

担心被抛弃,患得患失;

做事被胁迫,纠结胆怯;

自信心受挫,自我攻击。

换句话说,那些会让孩子感到被动、为难、受伤、哭泣、失去自信心的朋友,有可能是带刺的“坏朋友”。

多观察孩子日常和同伴的相处情况,随时保持和孩子交流,让孩子明白社交的边界感和底线,懂得保护自己。

2、引导孩子表达内心的负面情绪

孩子遭遇“社交危机”,心里一定堆积大量的负面情绪。

这时候,不是让孩子消灭负面情绪,而是教他如何恰当地表达、疏导。

在共情孩子的基础上,允许他发泄一下:

“他们不和你玩,你特别难过对不对?如果是我遇到这样的事,也是一样的心情。其实哭出来,没事的。”

当孩子把不良情绪宣泄出来后,心情舒服一些,才有精力放在解决问题上。

孩子越能坦诚面对自己的情绪、表达情绪,就越不会压抑、变得郁闷痛苦。

3、允许孩子有交友自由

对孩子来说,和人交往是一个学习的过程,难免有试错成本。

告诉孩子如何识别“毒友谊”,给孩子有宣泄负面情绪的安全感,但更要尊重孩子的交友自由。

即便这份“自由”,可能会让孩子摔几个跤、哭多几遍,也要鼓起勇气放手让他试试。

只有在社交中吃过苦头、碰过壁,他才会知道什么人能交往,什么人要远离。

4、告诉孩子:哪怕暂时没有好朋友,也并不可怕

有时候孩子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友情“空窗期”。

时候,父母要多陪伴孩子,告诉孩子:

哪怕暂时没有朋友,也并不是多么可怕的事。

可以学着享受独处的时光。一个人读书、画画、听音乐、运动,这种自由自在的感觉也不坏!

更要给孩子信心:

真正优秀的人都会利用独处的时间提升自己。一个兴趣广泛、心地善良的人,不愁交不到真正的好朋友。

心理学家C.Nathan DeWall博士曾说:

“人类有归属感的基本需求。正如我们需要食物和水一样,我们的孩子也需要积极和持久的关系。”

孩子长大了,需要的不再只是父母的陪伴、家庭的呵护。

他是时候飞出去,见识更多的人,更大的世界。

不管他遇到什么,都是成长路上不可避免的历练。

父母只需做好孩子的后盾,给他满满的安全感。

他才会变得更好,与更多优秀的人同行。

发布于:北京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